離婚財產分配房屋怎麼處理?婚後財產怎麼算、房子怎麼分不吃虧?

首頁 > 文章總覽 > 法律文章 > 離婚外遇 > 離婚財產分配房屋怎麼處理?婚後財產怎麼算、房子怎麼分不吃虧?

離婚時,婚後財產與房子該怎麼分?離婚財產分配向來是眾多夫妻易起爭執的點,其中又以房屋分配更為棘手,有些是夫妻婚後共同買下;有些則為父母贊助頭期款才買下的,各種不同的狀況該怎麼處理?如果你也正為離婚財產、房屋分配而煩惱,就讓凱業律師事務所陪你從財產分配制度開始釐清,協助你在離婚時不吃虧!

目錄

離婚房子怎麼分?婚前婚後買房差在哪?

常聽人家說:「買房就要婚後買,這樣離婚的時候才能分到一半所有權!」但真的是這樣嗎?想知道離婚時房子會怎麼分配,就要先搞懂什麼是婚前、婚後財產?因此下面就讓我們先來說明夫妻婚前婚後財產定義,並幫助你釐清迷思!

婚前財產 vs 婚後財產

 婚前財產婚後財產
定義結婚前就已存在的財產結婚後所獲得的財產
認定標準以財產取得日期為判斷依據,若為買房,則以過戶時間點來判斷

離婚時

是否需分配給對方

需依照財產制度判斷
常見財產種類繼承的財產、婚前購買的房子、結婚前的存款等結婚後的薪資、結婚後購買的房子等

📌 若無法證明是婚前或婚後財產時,通常會被推定為婚後財產。

婚後買房即代表所有權一人一半?

根據《民法》1005條規定,如果夫妻在結婚時沒有主動到法院辦理財產制登記,則自動適用「法定財產制」。在法定財產制下,夫妻財產會明確區分為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,且無論為婚前或婚後財產,其所有權皆為「各自持有」,並不會因為結婚而自動變成共同財產。因此,「夫妻婚後購買的房產,離婚時直接一人一半」的觀念是錯誤的!

但在婚姻關係終止時,會就夫妻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來進行財產分配。舉例來說:

🔹情境:A男在婚前以自己的名義購買房屋

A男的婚前財產A男的婚後財產
房屋

•  婚後夫妻以共同生活的薪資償還之房貸

•  房屋增值產生之價值(有部分爭議)

若A男離婚,其妻子具備「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」,可針對婚後財產進行分配,但不代表房子本身會變成夫妻共有。

📌 只有在婚後雙方以共同名義(房子登記在雙方名下)購買房屋並分攤房貸,該房屋才屬於真正的「共同共有」,離婚時可透過協議分割、賣掉房產,或買下對方所有權來處理。

 

婚後財產房子怎麼算?3種制度 × 離婚財產分配重點解析

釐清了婚前、婚後財產的定義後,接著我們就來看看現行法律下,夫妻的財產分配制度有哪些?根據《民法》第四編第二章,夫妻財產制可分為以下3種:

1. 法定財產制

法定財產制是臺灣多數夫妻適用的財產制度,強調婚姻關係存續期間,夫妻彼此擁有並個別管理自己的財產,包括婚前及婚後所得。當離婚時,應分別計算夫、妻現存之婚後財產,並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,若有剩餘,以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平均分配。

舉例來說,若A的婚後財產總額為10萬,負債為2萬;B的婚後財產為13萬,負債為3萬,則計算方式為:(13 – 3)-(10 – 2)= 2,故雙方的剩餘財產差額為2萬,均分後為1萬,財產較少的A即可要求B支付1萬元剩餘財產分配。

2. 共同財產制

共同財產制則是將夫妻財產分為「共同財產」與「特有財產」兩種,並且除了「特有財產」外,無論是婚前財產或婚後財產,皆屬夫妻雙方共同擁有與管理的「共同財產」。故離婚時也會針對兩人的共同財產採平均分配的方式處理。

📌 什麼是「特有財產」?

根據《民法》1031-1條,特有財產包含:

✔ 專供個人使用之物。

✔ 職業上必需之物。

✔ 夫或妻所受之贈物,且經贈與人以書面聲明為其特有財產者。

3. 分別財產制

分別財產制則劃分明確,指夫妻雙方無論在結婚前後,皆各自擁有並管理自己的財產,無論現金、房產或其他資產,都不會因結婚而產生共有關係。故即使日後離婚,雙方也無需進行財產分配,各自保有原有財產,不會因婚姻關係結束而受到影響。

💡小提醒:若結婚時未特別聲請登記,則會依《民法》第1005條規定,以法定財產制為其夫妻財產制。若要採用共同財產制或分別財產制,需填寫聲請書(可於法院網站下載「夫妻財產制契約登記聲請書」;或至法院服務台購買),寫明欲採用的夫妻財產制,實務上,法院通常還會要求提供相關資料,例如財產狀況陳報、婚前協議書等,以完成審核程序。

此類登記手續可自行辦理,也可委託凱業律師事務所協助承辦,讓專業律師協助準備所需文件並確保流程順利。聲請時需支付新臺幣1,500元聲請費,才算完成契約訂立。此外,夫妻財產制於婚姻關係中隨時皆可變更,但為避免日後爭議,皆需有書面資料留存。

 

婚後財產房子貸款還沒繳清,離婚該怎麼分配處理?

「如果房貸還沒繳清,離婚時房屋、財產會怎麼分配?」相信這也是大多數人會有的疑問,下面我們就以大多數人適用的「法定財產制」情況為例,為你詳細說明。

婚後共同償還部分

若房屋為婚前購入,但房貸是由婚後收入支付,根據《民法》第1030-2條規定,離婚時已償還的部分通常會被視為夫妻婚後財產,須納入剩餘財產分配的計算。換言之,雖然房子是婚前購得,但離婚時只要可證明自己是以婚後財產支付房貸,則支付的部分即有機會依法請求財產分配或返還。

未清償之房貸部分

離婚時若房屋貸款尚未清償,則需將「尚未償還的房貸」列入資產計算。一般處理方式如下:

  1. 先從房屋現值中扣除未清償的房貸餘額,以及其他相關費用(如:婚前已支付頭期款或受贈部分等)。
  2. 剩餘的房屋淨值才會被納入夫妻剩餘財產分配。

由於各個案情況皆不盡相同,若想知道詳細、確切的分配方式,建議直接與專業律師諮詢👉LINE免費諮詢:@218xgetf

 

離婚房產糾紛3重點!常見問題都在這

離婚財產、房產分配涉及許多細節,且每對夫妻情況皆不同,除了前述提到的財產分配制度外,下面還有3大離婚房產分配常出現的問題需注意!

🚨 房貸繳納紀錄不明確?

想要討回協助償還的房貸費用,房貸繳納紀錄即是關鍵證據,建議在負擔貸款費用時,即把 支付名目標示清楚(如:借貸、代墊),以做為證據,才能較有利於剩餘財產分配計算。

🚨 對方有意脫產怎麼辦?

根據《民法》第1030-3條,若為減少他方對於剩餘財產之分配,而於離婚前5年內處分婚後財產者,應將該財產追加計算,視為現存之婚後財產。意即若發現對方有刻意轉移資產的行為,可依法要求將該筆財產加回剩餘財產分配計算內。但通常需經過舉證及法院判定,建議需與專業律師討論實際進行方式,才能更有助於保全你的權益!

🚨 父母資助買房情況怎麼分?

如果房屋的頭期款為其中一方之父母資助,離婚時通常會分為以下2種情況:

 不須償還父母資助之金額需償還父母資助之金額
婚前購買房子不會被列入剩餘財產分配,但若婚後為夫妻共同負擔房貸,且可證明是以借貸或代墊名義負擔房貸費用,則有機會於離婚時要求償還已支付部分
婚後購買通常可於計算剩餘財產時,扣除受贈於父母之金額可主張為婚後債務,並於計算剩餘財產時扣除

 

想釐清離婚財產、房屋怎麼分?凱業律師事務所幫你出謀劃策!

離婚時,財產分配是一大難題,尤其房屋是大筆資產,更讓人不知該如何處理…此時,就讓凱業律師事務所來幫你!由專業的律師團隊為你提供法律諮詢,並可協助處理:

✅ 婚後財產分析

✅ 訴訟前之協商、調解、和解

✅ 撰擬婚前協議書、夫妻財產制登記聲請書、離婚協議書

甚至是離婚訴訟等問題,協助你更順利地處理離婚相關事宜。因此,如果你正為離婚財產、房屋分配而煩惱,歡迎聯絡我們,或加入本所官方LINE:@218xgetf免費諮詢,讓專業律師為你提供更適切的財產分配、處理方式!

【免費諮詢】

若您有更多法律問題歡迎點右上角的「免費諮詢」按鈕,讓案件處理經驗豐富的鄭堯駿律師為您解答喔!
標記:
最新文章

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

請在LINE應用程式上開啟「好友」分頁,點選畫面右上方用來加入好友的圖示, 接著點選「行動條碼」,然後掃描此行動條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