肇事逃逸罪新舊法規全面比較,駕駛人必知的改變!

首頁 > 文章總覽 > 法律文章 > 車禍 > 肇事逃逸罪新舊法規全面比較,駕駛人必知的改變!

你是否曾在路上目睹過交通事故後駕駛逃逸的情況,心中感到既憤怒又不解?其實,肇事逃逸罪的法規過去在定義上存在不少爭議,許多駕駛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觸犯了法律。隨著修法上路,肇事逃逸的相關規定變得更加清楚與合理。但無論法律如何修訂,發生交通事故後,駕駛人的第一反應永遠應該是停下來處理。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次修法的改變,並看看它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駕駛行為吧!

目錄

為什麼修法?

違反明確性原則

110年5月修法前,刑法第185條之4的肇事逃逸罪,這個法條是使用「肇事」這兩個字,但因為大法官解釋第777號意旨認為「肇事」不符合明確性原則,並不能明確表達是否有包含駕駛沒有故意或過失的情形,所以宣告違憲必須修正。因此在110年5月修法後,直接將法條的「肇事」二字改為「發生交通事故」,並且明文指出縱使駕駛人沒有故意或過失,一旦發生交通事故,而這個事故不論是誰引起,都屬於此罪的範疇,僅是在駕駛人沒有故意或過失的情形下,可以減輕或免除其刑。所以過去曾經有些判決認為駕駛人沒有故意或過失,就不構成此罪,因而判決無罪的情形,但現在新法上路後,原則上就不會再發生囉!

違反比例原則

110年5月修法前,肇事逃逸罪的法定刑是一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,當初提高到這個刑度的目的是為了遏止肇事逃逸者基於僥倖的心態,造成延誤傷者就醫的情形,所以才加重處罰。但是後來又發現,肇事逃逸罪的犯罪情形千變萬化,比如說傷者僅是很輕微的擦傷,沒有急迫的就醫需求,甚至這個傷者的過失比例明顯大於肇事逃逸者,但因為此罪的法定刑是一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,所以除非在這個案例有相當值得同情的情況符合刑法第59條減刑規定或者符合緩刑要件的情形,法官才得以判決6個月以下的有期徒刑,讓肇事逃逸者有得易科罰金或易服社會勞動的機會,否則基本上都必須入監執行。因此大法官認為這個罪名的法定刑部分也違反比例原則,必須加以修正。

新舊法比一比

結語

此次的修法,法定刑依據傷者的傷勢嚴重程度來區分刑度的輕重,並明確規定若駕駛人對於交通事故不具過失責任,那可以減輕或免除其刑,對比舊法一律量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來說,確實較為彈性,也較能避免情輕法重的遺憾。但是凱業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們還是提醒大家,發生交通事故時,還是要停下來做妥善的處置,畢竟傷者的傷勢狀況有時並非初始即能判斷,而且對於交通事故有無過失責任,也不是自己說得算,還必須有賴後續調查及專業機關的認定,如此才能確保自身的權益哦!

【延伸閱讀】

【免費諮詢】

若您有更多法律問題歡迎點右上角的「免費諮詢」按鈕,讓案件處理經驗豐富的鄭堯駿律師為您解答喔!
標記:
最新文章

透過行動條碼加入LINE好友

請在LINE應用程式上開啟「好友」分頁,點選畫面右上方用來加入好友的圖示, 接著點選「行動條碼」,然後掃描此行動條碼。